轶事

Episode

琵琶湖输水工程中的‟日本第一”

日本人修建的大型土木工程

在明治时代初期,许多重要土木工程是由外国工程师负责,而琵琶湖输水工程, 是由在掌握了近代土木工程技术的田边朔郎的指挥下, 从测量设计到施工,完全只依靠日本人完成的日本第一个近代大型土木工程。由于当时没有土木工程用的重型机械,几乎所有的作业仅靠人力来完成。为了供应大量的砖块,还修建了自营的制砖厂。

油灯[田边家资料]
油灯[田边家资料]

当年电灯还未得到普及,便携式油灯成为在黑暗隧洞中唯一可以用的照明工具。
油灯是铁制的,利用前端的挂钩可以将其悬挂在岩石上。

山科御陵村制砖厂
<br>田村宗立绘《琵琶湖疏水工事图卷》
<br>明治20年(1887年)
山科御陵村制砖厂
田村宗立绘《琵琶湖疏水工事图卷》
明治20年(1887年)

制砖的泥土取自于制砖厂的附近。工厂的烟囱一度被增加到八根。

首次在隧洞工程中尝试采用竖井施工法

田边朔郎在实施当时日本最长的第一隧洞施工工程中,首次采用了竖井施工法。这是从山上垂直挖掘竖井,然后再从竖井和隧洞交汇处横向挖掘的施工方法。在缩短工期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为隧洞内部换气和采光的目的。该技术原本使用于矿山,在建设当时日本最长的第一隧洞过程中,将它首次应用在隧洞挖掘工程上。第一竖井深约47m,多处设有脚手架,利用设置在竖井上部的人力卷扬机上下移动工人和物资。乘坐“琵琶湖输水船”时,可从隧洞内部看到这个竖井。

竖井工厂 人力卷扬机
<br>田村宗立绘《琵琶湖疏水工事图卷》
<br>明治18年(1885年)
竖井工厂 人力卷扬机
田村宗立绘《琵琶湖疏水工事图卷》
明治18年(1885年)

刚开始挖掘时竖井上部的样子。
竖井的工人出入和排水都需要使用大型人力卷扬机,当地下水的量较多时,必须不分昼夜运转。

第一隧洞断面
第一隧洞断面

日本第一个商业用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到了19世纪,电力作为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明治21年(1888年),田边朔郎与高木文平一同前往美国各地考察水力利用情况时参观了位于阿斯彭的水力发电站,对电力的发展前景和实用性坚信不疑。回国后,田边等人提议建设发电厂,并将水力发电作为建设输水工程中的一个目标,于明治24年(1891年)建成了日本第一座商业用水力发电厂—第一期蹴上发电厂。

第一期蹴上发电厂 内部 田边家资料
<br>明治30年(1897年)前后
第一期蹴上发电厂 内部 田边家资料
明治30年(1897年)前后

明治45年(1912年),蹴上净水厂开始供水,由此开启了京都自来水的历史。净水采用的是“快速过滤”方式。这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收集污垢,有效净化水源的一种方法。虽然现在已经被普及,但是在日本最先采用这个方法的是蹴上净水场。由于净水厂建设在华顶山的山腰,所以没有多余的空间来修建缓速过滤池。当时京都市的人口约为50万人,其中自来水用户约为4万人,一天最大的供水量约是3万㎥,而现在一天最大的供水量超过约50万㎥,为京都市民持续稳定地供应着生活所需的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蹴上净水厂 过滤池内部
<br>明治45年(1912年) 3月26日摄影
<br>出处:《京都市三大事业》
蹴上净水厂 过滤池内部
明治45年(1912年) 3月26日摄影
出处:《京都市三大事业》
现蹴上净水厂
现蹴上净水厂

第一输水道的第三隧洞东侧的日之冈第十一号桥。看上去是一座不太起眼的小桥,事实上,它是 "日本最早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之一"。明治36年(1903年)在田边朔郎的指导下修建。旁边的石碑刻有“本邦最初铁筋混凝土桥”的碑文。明治时期修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被保存,这座桥是日本路桥工程技术史上一个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设立在桥附近	的石碑
设立在桥附近 的石碑

《袖珍公式工师必携》

《袖珍公式工师必携》是田边朔郎主编的日本第一本土木工程手册。琵琶湖输水工程使很多技术人员从全国聚集而来,大部分都没有掌握从欧美带来的土木工程新知识。因此,田边夜间亲自担任讲师,给他们讲授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白天则在现场指挥。这本书是当时用到的教材总结,讲述了测量技术所需的公式和火药的保存方法等土木工程的基础内容。所谓“袖珍”,是指能装在怀里或袖里的小型书籍。外出工作时可方便携带。

袖珍公式工师必携(第五版)田边家资料
<br>田边朔郎(著)
<br>明治30年(1897年)2月20日
袖珍公式工师必携(第五版)田边家资料
田边朔郎(著)
明治30年(1897年)2月20日